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支撑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。此次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,主要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、就业岗位挖潜扩容等需要,培养更多紧缺技能人才,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。
近日,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印发《关于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的指导意见》。意见提出,从2025年到2027年底,围绕增加制造业、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,以深入实施“技能照亮前程”培训行动为牵引,广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。其中,聚焦高精尖产业与急需行业、就业重点群体等开展补贴性培训3000万人次以上,促进劳动者技能就业、技能增收、技能乐业。(7月16日 《人民日报》)
技能人才数量的多少、技能水平的高低,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位置,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之路。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支撑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。此次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,主要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、就业岗位挖潜扩容等需要,培养更多紧缺技能人才,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。
技能培训助力稳岗就业。当前,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但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,“有活没人干”与“有人没活干”现象并存,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质量充分就业。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,本质上是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的不匹配。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,是破解我国“就业难”与“用工荒”结构性矛盾的一个重要发力点。技能培训要坚持需求导向,挖掘重点产业、重点领域、重点企业以及新兴领域用人需求,摸清高校毕业生、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培训意愿,“量体裁衣”确定培训项目、培训形式、培训内容等,做到精准有效。要坚持把培训建在产业链上,围绕重点群体就业的技能需求,分行业领域开展专项培训,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,实现劳动者就业和产业发展双赢。
技能培训破局人才缺口。当前,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蓬勃发展,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,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。随着传统产业升级改造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步伐加快,高技能人才需求激增。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有助于填补这些领域的人才缺口,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。各地要摸排各个就业领域的用工缺口和培训需求,制定和实施地方性、行业性领军人才专项培养计划。要履行企业培训主体责任,发挥职业院校(含技工院校)、民办培训机构、公共实训基地等各类培训载体作用,突出市场的主动性、灵活性、多元性的特点,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效。
技能培训打通上升通道。素质是立身之基,技能是立业之本。拥有一技之长,有助于更好就业,也有助于成就出彩人生。由于新时代知识更新、技术升级速度加快,无论是制造业,还是服务业,各行各业从业者都需要通过不断学习获得能力提升。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,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相关从业者培训全覆盖。要大力支持引导劳动者参加培训提升技能,让劳动者技能提升的步伐跟上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节奏。要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,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权威性、流通性和认可度。要鼓励劳动者培训后参加技能等级评价,获得技能等级证书,提升就业竞争力。
当前,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,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要认真组织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,推动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、素质稳步提升、结构持续优化、收入稳定增加,激发技能人才队伍创新创造活力,为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,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(向秋)
和兴网-和兴网官网-配资查询平台-在线配资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