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4日,国家医保局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明确提到:集采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,报出最低价的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。
第十一批集采开战在即,这个新规定有望解决国家药品集采无底线内卷的顽疾。
会议上明确提出,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将坚持“稳临床、保质量、防围标、反内卷”四大原则。其中的“反内卷”是近期新能源、煤炭、外卖等行业都在提的重点议题。药品集采内卷化严重的舆论已经有些时日,此番表态,说明国家医保局已经把管控集采药价格无序竞争提上日程。
以集采为分水岭,中国的药品价格出现两个极端:之前一些企业滥用自主定价权,通过医疗回扣、带金销售、垄断控销等手段干扰市场秩序。集采出现后,一些药品又以极低的价格冲击市场,引发老百姓关于集采药质量的一轮又一轮讨论。
2018 年以来,国家层面已经开展了十批药品集采,覆盖了435种药品,地方也相继开展了省级和省级联盟集采作为协同补充。此前集采规则的动态优化主要是在鼓励充分竞争,比如第八批国采增加了第二备供企业,丰富药品供应;第十批集采则,在规则上对B证及相关企业作出名额限制,防止企业串标、围标。
但是,今年第十一批集采中,国家医保局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重要要求,那就是反内卷。
据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介绍,在报量方面,医药机构可以通过选择报具体品牌的量,把自己认可想用的品牌报上来;在中选规则方面,优化了价差计算的锚点,不再简单的以最低价作为参考,同时报量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,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。
过去,部分企业以低价抢占市场,出现了药品质量问题或者无法保供的情况。新一轮集采强调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作为参照,也是希望终止恶性“内卷”,引导行业回归以质取胜的良性轨道。
同时,在质量保证方面,要求投标药品的生产线2年内不存在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情形。药监部门对集采中选企业检查和产品抽检实现两个全覆盖,“这方面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了。”施子海表示。这些规则直指行业痛点,意在尽可能杜绝那些通过低价抢占市场,罔顾药品安全情况的发生。
集采之外, 国家医保局还通过实施挂网价格,挂网药品价格的专项治理、滚动推进医药价格风险处置、开展零售药店线上线下价格比较三方面措施,共同深化药品价格治理,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。
集采“反内卷”之后,创新药的医保支持能否网开一面,成为不少药企关注的话题。
过去五年,医保基金真金白银的战略购买,为医药行业发展、医药技术进步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。“十四五”以来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.13万亿元,其中对创新药支持尤为亮眼。累计402种药品进入医保目录,2024年对医保谈判的新增药品相关支出是2020年的3.9倍,年均增速高达40%。
但这一成果的代价也是不小的。当国产创新药登上美欧等发达国家市场后,同一款药在美售价竟然是中国的三五十倍。医药创新没办法得到市场回报认可,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不少企业的研发积极性。
今年,对于一些医保暂时无法覆盖的创新药,国家医保局探索了丙类目录。创新药物上市后,可以先纳入商保目录积累真实世界数据,待临床价值证据充分后再通过医保谈判纳入基本医保目录。
丙类目录的药品由商业保险支付,定价上会比乙类目录更加灵活,在当前国家医保支付体系中,丙类目录正是平衡创新收益和保障兜底两头的解决方案之一。在这次会议上,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介绍:“目前通过单目录申报和双目录申报,一共有超过 100 个品种的药申请纳入创新药目录”。
眼下,国家医保局正努力服务商业健康保险,积极推进医保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同步结算。会议中提到,仅在山东一省,2024年就有2700多万笔医保报销业务,享受了医保、商保的一站式结算清分服务。
沸沸扬扬传了很久的丙类医保目录,这次是真的来了。
撰稿丨方涛之
编辑丨江芸 贾亭
运营|廿十三
插图|视觉中国
和兴网-和兴网官网-配资查询平台-在线配资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